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王亚莉 2010级化学教育 摘要:简述了橡胶工业在我国的重要性和橡胶工业经济运行的状况,阐述了橡胶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通过对橡胶产品产量和橡胶消费量的转变说明了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对我国橡胶工业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措施建议。本文就对我国橡胶工业的以上各种情况作了以下的介绍。 关键词:橡胶工业、现状、趋势、措施 引言中国橡胶工业以国有、国有控股和民营企业为主体,与外商独资、合资企业一起,三种经济成份共同打造第一橡胶大国。并且中国橡胶工业经过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调整结构取得进展,为继续保证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克服困难增强了必胜信心。[1]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加快结构调整,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在极为复杂的形势和严峻挑战面前,保持了橡胶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局势。[2] 中国橡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国际市场作出重大贡献并拉动了国际上天然胶、合成胶及橡胶机械等产业的振兴和繁荣。在2011年,行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全年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出口增幅呈现持续回落趋势主要产品结构及出口结构稳步调整优化。但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行业经营效益下滑。 1. 橡胶工业的重要性 200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开放暴露了行业的差距全行业奋起狠抓产品质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成就了中国橡胶工业的高速发展中国橡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已经定位于自主创新。中国橡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国际市场作出重大贡献不仅以物美价廉产品出口,同时也拉动了国际上天然胶、合成胶及橡胶机械等产业的振兴和繁荣。橡胶行业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围绕产品结构调整,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的生产领域,以科技为先导,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不断满足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使整个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 橡胶工业经济运行状况 在2011年,行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全年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出口增幅呈现持续回落趋势,主要产品结构及出口结构稳步调整优化。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行业经营效益下滑。 据对轮胎、力车胎、胶管胶带、橡胶制品、胶鞋、乳胶、炭黑、废橡胶综合利用、机械模具、橡胶助剂、骨架材料11个分会412家重点会员企业的统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122.11亿元,同比增长16.97%实现销售收入3110.31亿元,同比增长17.58%实现出货值882.51亿元同比增长27.05%。行业实现利税177.26亿元,同比下降2.95%;实现利润98.11亿元同比下降9.03%。341家重点企业中(不包括助剂、骨架两个专业委员会)50家亏损, 亏损面14.66%;亏损额8.87亿元2011年协会统计行业及各个专业现价工业总产值增长状况见图12011年与2010年橡胶行业主要指标增幅对比见图2,2011年橡胶行业主要指标同比增长趋势见图3:[3,4] 3. 橡胶行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1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平稳放缓,增长幅度较上年度明显回落 受我国汽车等相关行业发展减速,国际经济复苏缓慢,以及原材料、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橡胶工业经济增长放缓与2011年上年相比增幅明显回落。根据协会对重点会员企业的统计,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现价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和出货值的增长幅度呈现逐月平稳放缓的趋势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见上图3全年增长幅度较上年有明显的回落其中现价工业产值回落5.62%销售收入回落7.74%出货值回落7.47%(见上图2)。细分行业中,轮胎三项指标分别回落1.74%、4.14%、8.92%胶管胶带三项指标分别回落6.79%、10.4%、19.71%力车胎受摩托车行业回升开云 开云体育的拉动,销售收入和出货值分别增长1.73%和8.79%。[3] (2) 主要产品产量增幅出现大幅回落,部分产品出现负增长 2011年,受下游市场低迷、需求减少的影响,轮胎等橡胶制品增幅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根据协会对重点会员企业的统计综合外胎产量增幅回落13.5%,仅增长2.54%;自行车胎产量增幅回落14.77%同比增幅为-2.4%输送带产量增幅回落12.98%V带产量增幅回落5.69%;胶管产量增幅回落20.28%。其它如胶鞋、汽车减震制品O”型密封圈乳胶产品的产量增幅与上年同期均有不同幅度的回落其中胶鞋等产品产量为负增长。 (3)行业出口增幅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国际市场上,美国经济尚未走出危机的阴影, 增长明显低于市场预期,欧元区各国在主权债务危机中愈陷愈深,经济低迷,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受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行业出口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根据协会对重点会员的统计,行业出货值增长幅度较年初收窄10.76%。细分行业中,轮胎收窄16.98%,力车胎、胶管胶带、橡胶制品、乳胶分别收窄7.03%、53.59%、27.37%、21.8%。 (4)轮胎等产品结构以及出口产开云 开云体育品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虽然经济增速放缓,出口增幅持续下降,但轮胎等产品结构以及出口产品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根据协会对重点会员企业的统计,轮胎子午化率达到86.65%较上年提高2.46%出口轮胎中,出口子午胎量占出口轮胎总量的90.27%,较上年增加2.05%,优质、高价的轮胎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加大。 (5)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价格大幅波动,行业控制成本难度大,效益下降 2011年,行业所需天然橡胶的价格在年初时一路飙升,不断出现新高,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断崖式波动。受天然橡胶价格影响,主要合成橡胶价格先是跟随上涨,而后也是巨幅波动。行业所需大宗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增加了行业控制成本的难度,使行业经营效益一路下滑根据协会对重点会员企业的统计,全行业利润比上年度下降9.03%亏损额比上年度增长100.12%,亏损面达14.66%比上年度增加4.69%。具体细分行业中轮胎行业利润比上年度下降16.19%亏损额比上年度增长92.25%,亏损面达到25.58%比上年度增加6.98%。[5] 4. 橡胶工业的发展现状 2011年,我国橡胶工业经历了出口增速明显回落,内需拉动乏力,以及天然橡胶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运行难度加大,但仍保持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不仅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局势,而且运行质量也有所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4.1 主要产品产量 2007年至2011年我国主要橡胶产品产量[5,6]如表1: 表1 “十一五”中国橡胶产品产量完成情况 年份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轮胎/万条 33000 35000 38000 42000 45300 子午胎/万条 23000 26365 30000 35000 39000 摩托胎/万条 12000 13200 13700 14800 15800 自行车胎/万条 52000 60976 66464 73000 78000 输送带/万m2 17000 24490 27429 33700 36000 V带/万Am 99000 138889 158333 172500 188000 胶管/万标米 55000 88889 89778 107500 117000 胶鞋/亿双 80.6 84.5 81.2 80 81.6 炭黑/万吨 230 248 283 325 380 助剂/万吨 56 60 66 76 84 再生胶/万吨 195 245 250 270 292 胶粉/万吨 25 25 25 30 4.2橡胶消费量 2011年及今后我国橡胶需求继续增长但增幅降低。2011橡胶消耗预计703万吨,增幅为8.9%。其中天然橡胶324万吨,合成橡胶379万吨。2011年我国橡胶工业面临巨大风险和严峻的挑战但也是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橡胶工业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磨砺特别这两年经受了国际风暴的严峻考验获得了发展。我们坚信在新的一年里全行业将坚持科学发展调结构、转方式, 进一步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能力, 坚持创新, 努力培育我国橡胶工业发展新优势, 加快由大向强的转变保持我国橡胶工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6] 5. 橡胶工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橡胶工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技术装备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出口大幅度增加,目前出口占总产量的45%,出口已经成为拉动橡胶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几乎与内销平分秋色,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橡胶产品制造大国但是由于2008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全球危机,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面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可能出现的首次负增长危机过后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的出路何在,应该引起企业、行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5.1 出口比例大是陷入困境的内在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配套齐全等综合优势,通过吸收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逐步形成全球高水平的橡胶产品制造业基地。我国人口多而资源少,在国内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必然通过出口拓展市场空间橡胶产品特别是轮胎出口每年增长较快目前轮胎出口占到轮胎总产量的40%以上可以说,出口比例大是我国橡胶工业整体竞争力增强的必然结果,但是在全球危机的形势下,以美国为首的高消费市场严重萎缩过多依赖出口拉动增长的中国橡胶工业反而陷入了困境。 5.2 国际橡胶产业转移是陷入困境的外部原因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开始形成,发达国家只保留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环节而将非核心产品、制造环节尤其是组装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中很多转移通过跨国公司境外方式完成,国际橡胶产业巨头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等以及几乎所有知名橡胶公司纷纷在中国设厂,将部分低技术含量的橡胶产品转移到中国生产,一部分强占了中国的配套市场,一部分返销母国或其他国家,跨国橡胶公司通过转移实现了最大收益。我国顺应国际产业调整的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和产业配套能力强的优势承接了大量国际产业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外资企业起到了主导作用,其结果突出表现为外资企业对国内外橡胶产品市场的影响不断扩大。2008 年,外资企业乘用轮胎在国内占70%市场在出口中占60%。 5.3 来料加工贸易是陷入困境的结构性原因 橡胶产品出口中来料加工贸易占80%以上,一方面,来料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增值有其必然性;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我国橡胶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制造业水平显著提高,来料加工贸易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迅速延伸,进一步助推了来料加工贸易的增长。来料加工比例过大,刺激了定牌加工的增长,抑制了自主品牌轮胎的出口。 5.4 橡胶进口高关税是陷入困境的政策性原因 我国作为战略物资的天然橡胶满足率仅30%但目前天然橡胶一般贸易进口实行选择税(20%从价税或2600 元/吨从量税),企业从趋利出发充分利用这一政策,自然选择加工贸易方式,大量承接来料定牌加工,促进了出口大增,但无助与自助品牌的培育。 5.5 橡胶产品品牌影响力薄弱是陷入困境的技术性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橡胶产品不仅数量增加,质量也大幅度提高中国橡胶产品逐渐被世界认可。但是去年爆发的全球危机造成中国橡胶产品出口遭遇更激烈的贸易壁垒阻击出口大幅度下降,目前轮胎行业已经成为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频率最高、次数最多的重灾区之一。已陆续受到美国、委内瑞拉、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埃及、阿根廷、土耳其、南非、墨西哥和印度等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以及美国、印度的特保调查。而国际橡胶产业巨头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开云 开云体育司通等凭借品牌、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迅速占领了我国利润率较高的轿车、轻卡轮胎以及高档子午胎市场以及大部分出口市场在竞争中中国本土轮胎企业处于明显劣势,特别在出口方面我国自主品牌轮胎出口额在全国轮胎出口额中的比例不足8%(全国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全国出口额中的比例不足10%,轮胎更低的多),事实证明品牌影响力薄弱是陷入困境的技术性原因。综上分析,危机过后,现阶段我国橡胶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问题,是一系列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短期内很难根本解决。[7] 6. 我国橡胶工业稳定发展的措施建议 2008
中国文化概况(修订版)Chapter12WorldHeritageSites重点.pptx
联合国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阿拉伯国家劳动力统计状况( State of Labour Force Statistics in Arab States 202405.pdf
高盛-TOP OF MIND-央行分化,中国市场向上及铜价和金.pdf
营销策划 -娃哈哈.PQQ店中店项目-悠简综合抗衰管理系统 2024.pdf
KEYENCE基恩士HR-X 系列 MITSUBISHI Q SERIES PLC-LINK 连接指南 通信模块“QJ71E71-100” 篇.pdf
大疆 DJI Avata 2 - 安全概要 (畅飞套装) v1.0.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